1600-1610

  这般凶险, 再等等吧。

  柴绍看了平阳长公主一眼,还是长公主道:“陛下,此处乃雍王督造,朝堂将作监验收。其结构独特, 看似一台, 其实可一分为二。李唐所属,乃臣亲自率人看守,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从无可疑人等靠近。”

  这是北华的诚意, 不管您怎么决断, 这事得重申。

  李世民笑了笑, 看着那边已经走过来的夫妻, 便转身看向皇后。

  长孙氏笑着点头, 夫妻二人也一步一步走了过去。

  一别数年,再度见面。李世民鬓间添白发,体态微微发福,更添了威严。长孙皇后身子尚可,她妆容精致,眉宇含笑,陪伴在君王身侧。

  李渊在稍后一些的位置,还没有动!他眼神不如从前了,只不住的问裴寂:“如何?如何?”

  裴寂:“……”他伸着脖子看,“好似与数年前见到时,并无不同!许是臣老眼昏花,竟是看不大出来雍王与陛下乃双生了。”

  是了!是了!便是李渊眼神不好,也能看见,那一身绯袍的三郎还如同当年离长安时的身姿。

  是的!三郎还是一般的俊朗,依旧是父母心中的俊郎。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三郎,难免感慨。兄弟的手搭在一起,感慨良多。

  桐桐笑道:“二兄,同登点将台,如何?”

  “林公相邀,岂能不从!”李世民说着,便坐了’请‘的姿态,“同上!”

  “同上。”

  台阶朝上,一共九十九阶梯。两道红毯,各自踩一道!看似相连的台阶,其实不然,这事可以分开的。

  可下面的将士不知道,一声声的’威武——‘喊着,两位帝王同登点将台,站在了最上面。

  四爷和长孙皇后跟在身后,落后一步台阶。

  站在高处,高处武器架上放着两把弓弩。这弓弩也都是各放各的,李唐那边的是平阳长公主放置的。而桐桐这边的,是常青亲手放置的。

  两人同时走向武器架,取走了弓弩,而后对转对面百米开外的战鼓台。

  而后同时拉弓,数万将士鸦雀无声,等着天子箭射出。

  这箭簇需得射中悬挂着的绳子,绳子的一端是锤子,锤子掉落,战鼓敲响,演习便可开始。

  这与’百步穿杨‘的难度是一样的高。

  李承乾站在祖父身边,屏住呼吸。

  李渊突然问说:“承乾,你骑射如何?”

  李承乾:“……”尚可!但原不到百步穿杨的地步。

  李渊又问李泰:“听说你文采斐然?”

  李泰:“……”

  李渊还要再说,窦太后便咳嗽一声:“人天赋各不同,直到自己长于什么便好。莫要与自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这天下有所长之人多了,便是天下之幸!”

  俩兄弟忙躬身:“是!祖母。”

  祖孙正说着呢,那边旗帜往下一挥动,两箭簇同时射出,同时射中绳索,绳索同时断裂,一起落下,两面战鼓’咚‘的一声敲响,而后便是两军震耳欲聋的欢呼之声。

  臣下们隔着红毯对视着,两两相望。

  华朝心说:这李二郎当年便骁勇,而今骑射亦未曾落下。

  李唐心说:这林公乃女子,女子到了这个岁数,便该凋落了。可此女倒好,不显老就算了,这武艺是丝毫也未落下呀。

  正在欢呼,便有李唐宫人上来,低声禀报:“太上皇有谕。”

  李世民:“……”提前没说这一出呀!

  桐桐:“……”给谁当太上皇呢?

  她不言语,这个事突然提出来,不成!有歧义。

  李世民自然也不答应,他只说:“知道了,退下!”

  然则,这一打乱,下面将士这么看着呢。

  李世民只能站出来,咱转移个话题,也算是战前动员,或者是说,告知两国将士,咱们此举是为了什么。

  然后狼还他们听不太懂了,满耳都是:“……昔黄帝战蚩尤于涿鹿,汤武伐桀纣于牧野……”

  最开始,这是听得懂的。什么黄帝、蚩尤、汤武、桀纣,没毛病,史书咱是学的。

  可后面说什么:“……替天行罚……干戈所指……岂独暴君?”

  这是啥意思?想说啥呀?

  “圣王垂拱,修文德以服远,霸者穷兵,恃强则招怨……”

  “宋公弭兵,列国暂睦,向戍铸剑,四海承平……使八荒同沐甘霖,何用万骑染血衣……”

  狼还听不动,北华将士多异族,学汉话费劲,学的就白话一些。军营中对科目是有要求,但要求是简练的把话说清楚,至于是不是有学问的说法,这不重要。

  然后大家安安静静的听着,听到李唐那边一声声的喊威武,他们还相互对视,然后迟疑,再之后才给面子的跟着喊了几嗓子。

  李世民说完了,抱歉的看桐桐:这也是家事!还得请林公一起,咱把这个场子给圆回来。

  桐桐点头,便走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