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0-1570

时机对雁门关用兵,可是说是非常好的。

  而此时,常青送来密报:突厥始毕可汗驾崩,处罗可汗以华朝扣押了他的妻子金山为由,要兴兵!

  李唐和突厥同时,在桐桐将要对李轨用兵的时候做出了如此动作。

  以一对三,四面皆敌,一个处理不好,便是倾覆之险。

  桐桐啧啧啧了好几声:看看吧!这世上得有多少聪明人呢。李唐和突厥看准了时间,来这么一下。

  这个局怎么破?

  四爷给李世民写信,只是关心窦夫人的身体。另外,再把桐桐的方子附上,说是知道了天策府的事,怕是阿母要生气,病情必然加剧云云。然后秘密送到李世民手里。

  而明面上呢,桐桐又叫庾质跟裴寂去对接,谈一谈交接雁门关的条件。释放出这是可以商谈的信号!他们作为使臣,还没离开!等着路开了,才好出发。

  而裴寂此人深得李渊信任,但此人有个大毛病——好赌!

  可以说,此人除了撺掇李渊起事做对了之外,其他地方实在是能力平平。跟这种人打交道,好糊弄。双管齐下看看!

  正说突厥这边该如何安抚的时候,大宁长公主的驸马高表仁请见。他请求出使突厥,并且希望能册封义成公主为义成大长公主。

  桐桐允诺,派他出使。

  而大华这部国家机器高速运转起来,迎接立国之后的第一次危机……

  第1564章 隋唐风云(90)二更

  李唐, 长安。

  窦皇后坐起身上,看着窗外。

  外面黑漆漆的,早春的风还带着寒意。

  她问:“霸桥的柳绿了吗?”该是折柳霸桥边的时节了。

  “是!霸桥柳绿了。您再歇歇吧!”许久未曾安枕了。

  窦皇后问说:“二郎是否要出征了。”

  是!天策府上将军要出征了。

  窦皇后便不说了,枯坐了半晚上, 这才交代:“传给口信给太子, 就说让他得空来一趟。”

  是!

  东宫。

  李建成在正殿,东宫属臣正在议事。

  东宫打的是保卫战, 在李世民军权到了这个高度的时候, 如何能削弱李世民的实力,保障东宫太子的地位, 这才是最要紧的。

  “陛下将天策府设在洛阳, 这是好事!说明陛下是支持殿下的, 东宫依旧占有最大的优势。支持殿下的人,永远比支持秦王的人多。陛下这一招十分高明,将秦王的力量限制在朝外, 他的实力在强,也只在洛阳,不在长安。”

  “是的!平定南部之后,秦王便不能离长安, 这一点至关重要!决不能放他去洛阳。”

  “另外, 也需得从秦王手中分割军权。夺雁门关之战必打,输赢倒是在其次。等秦王南下,便将秦王府精兵骁将借调出来, 由齐王领兵。如此, 便可彻底解除李世民的军权。”

  齐王乃是李元吉, 若是秦王连这个都不应, 那便是他的罪。这能使得齐王彻底抛弃李世民, 加入东宫阵营。

  魏征坐在末尾,他连忙道:“不可!不可。”

  “有可不可?”

  “不是计谋不可,而是时机不可!诸位所言,尽皆为良策,但万万不可操之过急。秦王出征归来,确实留在了长安,且使得陛下支持殿下的决定,能限制秦王在长安,此策才可实施。”魏征说着,就看向李建成,“殿下试想,秦王率兵平叛,还未归,朝中便急着卸其兵权。他会如何?兵强马壮,又有洛阳在手。”

  洛阳乃是前朝都城,在洛阳起事,反杀回长安,谁输谁赢呢?

  李建成朝魏征点头:“说!说下去。”

  魏征就说:“便是心有提防,绝不是现在就露出端倪。此时,更该安抚。只要秦王回长安,而后诸多计策才能实施。故而,此时不该逼得他无路可走,只有造反一途!而今,只能安抚。也唯有安抚,才能叫秦王毫无戒备的回长安。”

  李建成看众人:“诸位以为如何?”

  “善!”

  而就雁门郡用兵一事,魏征以为:“此时机难逢。然则,决不能调用秦王府兵。另外,臣以为,殿下不该表态。”

  为何?

  “在内,军权多在秦王之手;在外,威胁我朝利益的唯北华林公而已。内与秦王不睦,外与林公为敌!可秦王与雍王乃双生……”论起亲睦,人家两人更亲近,更何况,“林公与秦王素有交情,可以说是相识于微末……”便是有分歧,亦是君子之争,“若是两方内外联合,长安顷刻间便可倾覆。”

  李建成起身,此人说的对!说的对!

  他在内殿徘徊,外面的太阳从窗棂照进来,明暗交错的打在他的脸上:“你可愿为使,替孤贺林公之喜!”

  明白!别管陛下怎么想,别管朝堂怎么争,太子想表态一个态度,他无心与林公为敌。

  李建成又说:“但雁门郡……孤的想法,两国可划定边界。利于北华边境防御的关隘,在咱们手中也有。”没有可以从外族手里打来,“而后,与雁门郡置换。如此,两国边境都将牢固!也便于长久的安定!”

  这个问题得解决的,但是可以告诉他们,不是非用军事手段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