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退让不争!汽车大佬的商战暗战,谁能击垮 BBA?

  20:08,刘老板给马特贝带了一杯蜜雪冰城的雪王雪顶咖啡,这可比麦当劳那个免费续杯的好喝很多,可能也是因为夏天,冰饮总是比较勾人。

  马特贝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做功课,成功的肚子开始疼了,习惯了两年不怎么喝冷饮的老男人毕竟还是输给了年龄。

  “总不能浪费对吧。”他喝完最后一口咖啡,赶紧又沏了一壶热茶。

  今天的功课还没完成,华为和五界在营销上是怎么合作的?怎么结算?新的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

  先查问界。

  问界(AITO)与华为的营销合作模式及分成机制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合作初期的深度绑定(2021-2024)

  渠道共享——华为门店主导销售

  核心模式:问界首款车型 M5 于 2022 年 2 月上市后,直接进驻华为全国门店销售,利用华为 5000 + 线下网点的流量优势。华为门店销售人员负责产品讲解、试驾预约及订单转化,赛力斯仅承担生产与交付环节。

  流量倾斜:华为将问界车型置于门店核心位置,与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形成生态联动。例如,用户在华为门店体验 Mate 60 系列手机时,可同步试驾问界 M9,实现 “科技场景化” 营销。

  分成机制——技术 + 渠道双收费

  网传分成比例:每售出一台问界车型,华为收取车价的 10% 作为综合服务费,其中 2% 为技术授权费(涵盖鸿蒙座舱、智驾系统等核心技术),8% 为渠道营销费(包括门店展示、销售人员培训、线上广告投放等)。以问界 M9 售价 46 万元为例,华为每台可分得 4.6 万元。

  经销商分成:华为与渠道商按 2:8 比例分配渠道营销费。以问界 M7 为例,若成交价 30 万元,渠道商可分得约 2.4 万元(8%×30 万 ×80%),销售人员每大定订单提成 700 元,交付提成 400 元。

  零部件采购:赛力斯需额外支付华为提供的电机、激光雷达等硬件成本。例如,问界 M9 的智能驾驶系统中,华为部件占比超过 60%,这部分费用不包含在 10% 的分成中。

  结算方式——按订单实时分账

  流程:用户在华为门店下单后,购车款先进入华为账户,扣除 10% 服务费及零部件采购费后,剩余款项转入赛力斯账户。结算周期通常为 7-15 个工作日,具体取决于订单量和银行处理效率。

  发票处理:华为就技术授权费和渠道营销费向赛力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零部件采购费则按商品销售单独开票。

  营销独立的背景与调整(2024 至今)

  商标收购与品牌主权转移

  交易细节:2024 年 7 月,赛力斯以 25 亿元收购华为持有的 “问界” 全球商标权及相关专利(市场估值 102.33 亿元),标志着问界品牌正式归属赛力斯。

  战略意图:华为通过低价转让商标,既兑现 “不造车” 承诺,又安抚其他智选车合作伙伴(如奇瑞、北汽),避免资源过度倾斜引发合作方不满。

  销售体系分拆:三类展厅并行

  模式调整:鸿蒙智行将展厅分为三类:

  混合展厅:同时销售华为数码产品及问界、智界等车型(如深圳万象天地店);

  问界专营店:专注问界品牌销售(如北京东方广场旗舰店);

  非问界专营店:仅销售智界、尊界等其他品牌。

  影响:问界独立后,华为门店不再强制主推问界车型,而是根据市场表现分配资源。例如,智界 R7 销量攀升后,部分华为门店将其与问界 M7 并列展示。

  分成机制的潜在变化

  技术合作延续:华为仍向问界提供鸿蒙座舱、智驾系统等核心技术,分成比例可能维持 2% 的技术授权费,但渠道营销费或因赛力斯自建销售网络而降低。

  成本分担:赛力斯需自行承担门店租金、销售人员薪酬等费用。以北京东方广场旗舰店为例,月租金超 500 万元,此前由华为承担,独立后将计入赛力斯运营成本。

  结算方式的优化

  直接对接:用户通过赛力斯官网或自营门店下单后,购车款直接进入赛力斯账户,华为仅就技术授权费和零部件采购费单独结算,周期缩短至 5 个工作日。

  数据透明化:双方通过 ERP 系统实时共享销售数据,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结算争议。例如,赛力斯可在线查看华为提供的智驾系统使用次数,据此调整技术授权费支付金额。

  未来趋势与行业影响

  华为角色转型:从 “营销主导者” 变为 “技术供应商”,将资源投向智界、尊界等新品牌,推动鸿蒙智行生态多元化。例如,华为计划 2025 年将智界门店数量扩展至 2000 家,与问界形成竞争。

  小主,

  赛力斯的挑战:需在 3 年内实现问界年产销百万辆目标,同时提升自有品牌蓝电的知名度。若问界销量下滑,赛力斯可能面临负债率高企(88.3%)的财务风险。

  行业示范效应:问界独立模式可能成为华为与其他智选车合作伙伴的模板。例如,奇瑞智界计划 2025 年独立营销体系,华为或沿用 “技术授权 + 零部件供应” 的轻资产模式。

  问界与华为的合作从 “渠道捆绑” 走向 “技术共生”,分成机制从 “销售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