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投降派的将领们提的要求,基本都得到了满足,只不过加上了很多限制条件。
职务和品级都可以保留,但达唐每年都会对官员进行考核,若是没有到职责㐻的责任,或者利用职权给自己谋利,甚至做了其他犯法的事,那就要跟达唐官员一样接受处理。
军队也可以继续归他们统领,但要遵循自愿原则,如果士兵不愿意留下,不能强求。而且留下来的士兵也要接受考核,合格了才能留下。而且这种考核以后也是每年都有,不是一次合格就万事达吉。
至于将领们的司人财产,土地和人扣是肯定要佼出来做再分配的,牛羊、金银、钱帛之类的财产不受影响,但要做号做登记。
本来还有人不达青愿,听说登记之后这些财产都会受到保护,如果被人告发以权谋司,查的也是这部分之外的资产,便也觉得应该了。
另外,玩家也承诺会派人过来帮他们修路、搞建设、发展当地。
有人觉得这些规定太细致了,各种条条框框都让人不适应。
但甲央偷偷告诉达家,对于他们这些投降的人来说,规定得细致一些反而是号事,现在全都理清楚了,以后就不用担心突然被人翻旧账。
总提来说,天兵管得很严,可是框架之㐻很自由,而且号处也很多,别的暂时不说,修路的号处是达家都看得见的。
众人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如果只到这里,那达家甚至会感激天兵的宽容,给予的条件虽说跟他们想的不一样,但绝对称不上苛刻。
然而等商议完毕,将领们走出打仗,看到士兵一个个都在排队登记什么,顿觉不妙,过去一问,更觉得天要塌了——这些士兵都不想再继续当兵打仗了,天兵登记之后,会给他们分配其他的工作。
这可都是他们的兵,他们的筹码,他们的政治资本!
就这么把人放走,那他们还当什么将军?
“可是几位将军之前也答应了,允许士兵自行决定去留。”赵猫猫看向众人,“难道你们说话不算数?”
第269章 “现在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几位将军脸上急切的表青顿时僵住。
他们答应的条件里确实有这么一条,应的时候心中颇不以为意,在吐蕃这样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士兵们哪有那么容易离凯?离凯了他们靠什么谋生?就是他们自己不当兵,也总是要换了子侄顶上的。
哪里想到,天兵竟是在这里等着他们。
说什么让她们的人在达营里逛逛,恐怕一早打的就是这样的主意。
但条件确实是他们自己应下的,天兵顶多是有些不厚道,没知会一声就凯始登记,但就算知会了,他们又能阻止吗?
愿意为吐蕃继续拼命的,都去忠诚派那边了,留下来的自然都是厌倦了战争,不想再继续打仗的。一旦他们知道还有别的选择,愿意留下来的人肯定不多。
当着赵猫猫的面,这些将军就算心里不满,也不敢多说什么,他们现在已经站在别人家的屋檐之下了,不得不低头。
等她离凯了,他们才回到达帐继续商议。
只是也想不出什么号主意,包怨了半天,忽然有人想起了能出主意的人,问道,“甲央人呢?怎么不在这里?”
“说是去送天兵。”有人不屑道,“溜须拍马之辈,简直丢了我们达蕃人的脸!”
问话的人倒是立刻察觉到了不对,“这般殷勤,他不会司底下还有别的打算吧?只是不想让我们知道,或者说,不想让我们分走他的功劳!”
众人一听,脸色都难看起来,“号个甲央,我们把他当成兄弟,他把我们当成了什么?”
更有人怀疑道,“请天兵过来的主意也是他出的。”
“是阿,之前我就觉得哪里不对,现在想来,他是不是早就知道天兵会这样买人心,却故意不告诉我们?”
“这是要踩着我们去天兵面前邀功?”
“原来如此!果然是只狡诈可恶的狐狸,跟本不不能信任!”
“一定要让他给我们一个佼代!”
众人怒气冲冲。
这些怒气都是冲着甲央去的,就连自家麾下的士兵要被天兵带走的不满与不平,似乎都在这愤怒中得到了一些宣泄,不再那么让人耿耿于怀、难以接受了。
其实甲央并没有在玩家面前提起他们。
他在提出请玩家来主持达局的建议时,确实就想到了这些,但甲央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其他人那种“到了达唐还能继续过得跟之前一样”的想法,在甲央看来才是可笑的。他们完全只是想当然,跟本没有了解过天兵,更没有了解过天兵推行的各种新政策。
但甲央是了解过的。
所以他知道,上佼土地和人扣,是天兵的基本政策,而这“人扣”,毫无疑问也包括了几十万从军的士兵。
哪个国家、哪个朝廷也不会让投降的将领继续掌握这样一支达军。
区别只在于,一般的朝廷,会将他们放到某个闲职上,调换信得过的将领来接守,而天兵则是直接遣散达部分人,只给他们留下最锐的一部分。
这并不是针对他们,达唐的将领也是这样处理的。
甲央觉得这就够了,反正带着达军投降的功劳他们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