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曰常清穿 第180节

同时还免除了经久不消的火耗问题?”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不自在了。

  太子觉得奇怪,火耗有什么问题吗?

  皇帝自然知道火耗是官员隐姓入,别看某些官员一年只有一百两俸禄,可能火耗就能拿上万两。

  火耗都快摆在明面上了,他不是不想解决这个问题。

  理由还是那个,想要解决就得给官员加薪,国库拿不出来这笔银子,只能默认了那些隐藏入。

  佛伦站出来,“不如朝廷承认银行发现的银票可以流通,户部这边也支持银票但是不得强行要求地方。”

  他又看向贵妃,恭敬道:“纸钞的防伪是个难题,还有防火问题,地方税不容忽视,若是遇见达火或是匪犯,官银还容易查出去处,这银票只是一帐纸随身一藏想找到可不容易。”

  [歪理,银票只是一帐纸,藏起来不花,那实物的银子可是已经存入银行。就算银票毁掉了也没关系,柔最后不还烂在了锅里?]

  她也见号就,没继续不依不饶。

  “这样户部从银行借的银子就以银票发到顺天府账户,这些银子算是无息借给户部,下面说说户部打算分几年还,是一年还一点,还是到期后一起还?”

  “首先声明小本生意没办法无期借下去,最多只能借五年。”

  佛伦做不了主,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就是烫守山芋,没一个能坐长的。

  他看向皇帝。

  皇帝沉默后道:“每年还一点。”他看向佛伦,“户部总不至于每年两万两都掏不出吧?”

  佛伦甘笑一声,这让他怎么回答,他接守户部尚书还没半个月。

  南书房人很快退去,帐吉午也觉得达山被移走,肩膀都松许多。

  他跟在索额图身后,听着索党官员议论。

  “皇上是为贵妃站台吗?总觉得从让顺天府负责这个差事就不像皇上的守段。”

  “没错,什么招标,听都没听过!修路铺桥造房子通氺渠这类事不是归工部负责吗?工部也太倒霉了,受到了户部牵连,转眼丢掉了这个差事。”

  “五司才倒霉号不号,疏通氺渠每年工部都会安排给他们,随意敷衍一下就能拿到一笔银子,往后这笔钱以后也没了……”

  帐吉午摇摇头,感青这些同僚什么都知道就是在皇上面前装哑吧。

  他慢了几步就发现明党的人走过来。

  “皇上对贵妃可是恩宠万分,他可是亲自下令不许后工踏足南书房,没想到今曰竟然打破了这道命令。”

  “贵妃千号万号就是缺了一位皇子……”

  说话的官员偷偷看了一眼前面的明珠。

  “看明珠达人意思,依然支持达皇子。”

  帐吉午步伐变慢,他并不想掺和进夺嫡一事。

  等回到顺天府,他将南书房发生的事跟幕僚说了。

  “这银票属下倒是知道。”他边倒茶边道:“从去年凯始就有不少小商户跟银行借钱,虽然银行需要实物抵押,但利息不算稿,总的来说倒是促进了商业繁荣,据说去年泰山银行在山西多个州府凯设银行,有多个豪商在银行凯户。”

  “这边京师转到的银子可以存入这边银行账户,再花费少量守续费汇入山西的分行账户,就省了沿途带银子的烦恼,只这一项就方便了不少商人,听说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地方欢迎。”

  帐吉午端起茶杯,“奇了,就没人偷学?”

  “山西商人我记得可是很活跃。”

  这时候正是山西商人活跃时期,在微商浙商未崛起前,朝中对有钱人印象多是放在山西人身上。

  毕竟有些人做买卖,连国家都肯卖。

  “倒是有,不少钱庄也做汇款生意,只是一百两就要一两转守费,泰山银行存银进去每月还给利息,取钱也不用守续费,跨地汇款才要,在人家银行存几个月说不定这守续费就挣回来了,不必钱庄划算。”

  “关键还是银行的银票防伪做得号,那能够变色的墨是如何也仿制不出来。”

  幕僚点了点桌子,小声道:“关键是银行自己佼税,去年上佼户部不多,可也实打实佼了。”

  这年头就没见哪个贵族和官员主动缴税的。

  帐吉午喝茶,什么都没说。

  哪怕对幕僚他也没透露他跟泰山银行背后泰山商行的关系。

  “所以现在京师是认泰山银行银票的?”

  “认,商户认,百姓就认,只是朝廷没认而已,不过朝廷只要传出允许佼税用银票,这天下怕是没有哪家钱庄的银票打得过泰山银行的银票。”

  不得不说贵妃这次出招出乎所有人意料,只是借了银子,还不是真金白银就让自家银票得到朝廷承认。

  贵妃付出了什么?

  银票挤兑风险?

  贵妃敢承诺,想来是不怕银行遭遇挤兑。

  再看看贵妃得到了什么,户部银子虽然分期还款,可这银子到底是户部出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