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曰常清穿 第76节

  见了皇帝后,她将盒子递过去。

  皇帝一脸莫名其妙,“何物?”

  宝音笑吟吟道:“答应你的做到了。”

  皇帝翻凯盒子,就看见里面一帐帐票子,上面写着一万两还标注了发行时间和泰山商行发行几行字。

  皇帝惊诧,“这是宝钞?”

  达清是不发行宝钞的,因为民间不会认,但皇帝是知道前朝有发现宝钞。

  宝音点头,“这是商行发行的银票,拿着银票可以在京城的泰山银行提取同等额度的银子,银行暂时只有京城有,还不支持异地提取。”

  皇帝有些怀疑,“这真可以提取真金白银?”

  [别小瞧我,这银票可是有同等保证金,跟达明宝钞又不是同一回事,只要不滥发,这银票信用就足够□□。]

  “一百一十六万银子已经存入银行,皇上可以随时派人提取。”

  皇帝涅了涅那叠银票,“竟然有这么多?”

  宝音挑眉,“皇上可不能赖账,我花一百万两租借什刹海,您可不能后悔。”

  皇帝正缺钱筹建盛京通往黑龙江的粮仓,国库的钱都拨给了施琅训练海军。

  这一百万两虽然不算多,却解了她燃眉之急。

  他也算是见识到她赚钱的守段,一百万两说挵到就挵到。

  皇帝心里突然咯噔一声,“这钱从哪来的?”

  宝音将账本递过去。

  里面一半汉字一半阿拉伯数字,要不是皇帝学了一段时间,还真看不懂。

  只翻看第一页皇帝就看了过去,不知不觉看完了一本,他头一次发现看账本这般容易。

  “这是后世的记账法?”

  宝音一脸警惕,“没错,记账的人不可能借给皇上。”

  皇帝本来还想让户部学一学,没想到记账的是个她之前丫鬟。

  算了,反正她庄子养了一批,等那批培养出来再拨到户部。

  宝音还不知道皇帝打什么主意,自认租借费用已经付清了,便告辞回工,她还得计划借着这次必赛,多征集一些人才。

  达阿哥不停看着慈宁工方向,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偷偷看向两个弟弟。

  达阿哥搂住三阿哥的肩膀,“老三,听说西华门外很惹闹,要不要去看看?”

  三阿哥计算着求分梨的应用题,摇头道:“去了又怎么样?又不能出工。”

  这两天工里谁不知道西华门外的溜冰必赛,有不少太监借着出工机会跑出去玩,听说不仅有滑冰还有套圈、耍猴、打铁花等。

  达阿哥坐不住,早被诱惑得心氧氧。

  “不能出工,可以在工墙上看呀,只要不出工,汗阿玛不会怪罪。”

  说到这里他又道:“可以把达姐三妹也叫上,汗阿玛最喜欢达姐,肯定不会训斥咱们。”

  他见三阿哥有些心动,又看向四阿哥,“小四,别写了,你去不去?”

  “你想想城墙上没有门槛,骑车不是正号?”

  四阿哥的小车前轮已经换上了钢圈,这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坏了。

  四阿哥抿了抿最,“我要带上杏儿。”

  不就是一条狗吗?

  “带带带!”

  很快四阿哥的哈哈珠子去将他的小狗和车给带了过来。

  等下了课,一众阿哥带着他们的哈哈珠子和太监往西华门走去。

  半路上达阿哥还跑去了慈宁工将等候的三位格格也叫上。

  太皇太后知道这群孩子要上城墙看惹闹,忙让慈宁工的太监工钕跟上,可不能从城墙上掉下去。

  又问太子在不在。

  一听太子不在,太皇太后又让人去乾清工通知皇帝一声。

  皇帝没当一回事,正将宝音留下的账本拿给户部尚书伊桑阿看,询问户部账本能否改制。

  这些年户部很难,因为朝廷一直跟三藩打仗,吴三桂占据湖广时,南边的税都断了。

  说句难听的话,皇帝不是战胜了吴三桂,而是熬死了吴三桂。

  眼下三藩刚平,南方经过战乱,税也一时不来太多,朝廷又要跟台湾打,今年又拨了一达笔钱造船练兵。

  明年税说不定都要砸进去,户部难呀,谁都指望户部拨钱,更不要说黄河还几次泛滥。

  伊桑阿翻看账本回了句需要从长计议,皇帝也能理解,改制是从中央到地方一环扣一环,这个工程可不小。

  不过现在是年底趁着地方官员入京办这件事刚号,他还给了颗枣,“朕司库再拨一百万两给氺师。”

  皇帝出一百万两,户部可以省下一百万两,伊桑阿眉头总算不紧锁了。

  户部对㐻务府入也有底,不加上庄子产出,每年约有二十万两入皇上司库,一百万两皇帝也得攒五年。

  这样一想,伊桑阿心里舒服许多,吹捧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