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1010

  赵德丰点点头,抬手叫青鸟下去了。

  人一走,她便去了书架,拿了一个匣子出来,将其打开,里面是一个陈旧的手札。这是太祖的亲笔,上面说,血缘近亲结合,其后代的夭折率、愚钝率,比无血亲关系的人结合所孕育的后代的夭折率愚钝率更高。

  也就是说,结合之后,有碍子嗣。

  赵德丰看了数遍,而后缓缓的将其放回去。她的手轻轻的抚在肚子上,喃喃的道:“孕育子嗣才是妨碍,若是不生子嗣,妨碍在何处?”

  皇后无子嗣,她一样贵为皇后,耽搁什么了?

  同理,怕生的孩子不好,那我便不生!不生,便不妨碍子嗣。这世上不生育子嗣的正妻多了,只要不耽搁纳妾生子,谁会将正妻休弃了呢?

  宫宴,日子就定在端午这一日。

  赵德丰提前一日就跟长公主说好了,“他们办他们的宫宴,跟咱们不相干。可这过节……母亲不去看看外祖母……也不合适呀!如今跟以往不同了,咱们靠着外祖母的时候多些……家里已然是无甚人了,不若去陪外祖母过节吧!”

  于是,赵德丰在这一日进宫了。

  一进宫她就道:“不若娘先去外祖母那边,我们作为小辈,去给圣人和皇后见个礼。”

  长公主心不在焉,摆手叫三个孩子去了。

  赵德丰看着母亲远去的轿辇,手不自觉的再摸了一次腹部,而后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而去……

  第1007章 天地情怀(25)

  桐桐一早就在皇后的身边了。也陪在皇后身边见了很多的女眷。这个说她是赵郡李氏,那个说她是清河崔氏,回头再来以一个说是范阳卢氏,才送走这个,下一个自称是荥阳郑氏出身。

  满大殿看去,那挺直了腰板,矜持的坐着的都是世家。

  世家,豪强,他们自来就是贵族。

  这一刻站在这里,桐桐好似一下子懂了那位太祖。正是因为懂了,所以突然间心里就异常的难受起来了。

  她转身绕了出来,一个人出了大殿,穿过这大大的宫阙,长长的走廊,她也不知道她想去哪。

  一切的欢笑都被抛诸脑后了,转过弯,却见四爷站在一株芙蓉木下。他负手而立,抬头怔怔的看着某一处,愣愣的出神。

  桐桐知道,他其实什么也没看,只是在想事而已。

  四爷转过身来,看见桐桐来了,他毫不意外。

  桐桐走过去,没言语。

  两人就这么站了好一会子,桐桐转身,看向假山后的一处园子,这才笑了。自己虽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但其实潜意识里还是想着,跟那位太祖贴的更近一些。

  近在咫尺的园子是太祖登基之后常来的地方,听说,很多时候,他都住在这个园子里,没事了就来这个园子里转转。太祖驾崩的时候也是在这个园子里,打那之后,这个园子就不许人进去了。里面留了人料理,一切得保持的跟太祖在时一样。

  四爷问桐桐,“过去看看?”

  那就去看看!绕过假山就是园子的大门,但桐桐朝假山指了指,一下子钻了进去。一进去就抱住四爷的胳膊,四爷就笑,反拉了她的手一路朝里面去。

  便是在一个宫里,也没有机会贴的这么近的。

  他拉着她朝前面去,眼看走几步就到了,桐桐偏拉着他往更窄的过道去,“多绕点路!”能贴这么近的多呆一会儿。四爷揽着她,陪她在里面转悠。

  两人在嶙峋的过道中穿过去,以为转弯之后就绕到正路上了,却不想一转过来,就是一面平整的墙。

  四爷心里就几分恍然,抬手在墙上摸了摸,然后扭动了一块凸起的石块,门缓缓的打开了,光从外面照了进来。

  桐桐率先走出去,而后愣住了。

  她让开位置,叫四爷也出来。两人站在门口,看着眼前的农家小院,突然之间就滋味难言。

  桐桐朝前走了几步,蹲下来看院子里种着的棉花苗,手抚过棉花叶子,她像是看到个壮年的汉子一身粗葛,穿着草鞋,拄着锄头站在边上朝她笑。

  不知道怎么的,这一刻她鼻子一酸,眼泪一瞬间就下来了。

  她站起身来,跟四爷继续朝里面去,这边是棉花,那边是水稻,墙角还有猪圈鸡笼,墙角靠着农具,墙上的木楔子上挂着草帽。土墙茅檐柴门,院子中间一颗枣树,树下是石桌石凳。石桌上放着粗陶的罐子,罐子边放着粗陶的碗。

  这是太祖做皇帝的六年,最常呆的地方。

  为什么要呆在这里?因为这里能时刻提醒他,别被权利和富贵迷了眼。

  林雨桐想到了五代十国的那段‘乱之已极’的历史,可越是想到这段历史,才越是为太祖难受。

  自唐朝末年,战乱就没停过。先是王仙芝喊着‘平均’的口号起义了,后有了黄巢起义。这二人的声势都闹的极大,可王仙芝想的是招安,黄巢呢,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颇多。为何?

  因为屠杀!史载,其部属满大街的杀人,但黄巢不能禁止。

  黄巢在长安登基,可结果呢:“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1】”

  黄巢在长安城屠杀了八万,也因着如此,长安城中的贵族死了一大半。

  对富户,他没收其财产,当时把这种行为叫做‘淘物’,淘到哪种程度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