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理寺丞

  萧麦并不是一个重刑主义者,甚至很反感重刑主义。听闻断破天的事迹后,顿时感到很庆幸:“若真如此,那捕神侵夺大理寺的权力,反倒是大功一件。”

  副指挥道:“谁说不是呢?”

  “但就市正监一案来说,大理寺比捕门更适合审理此案,对市正监一干人等,就应严惩不贷。”

  离开捕牢,萧麦直接去了大理寺。

  他在大理寺没有熟人,但没关系,大理寺有人熟悉自己就行。

  来到大理寺门前,他呈上了一份拜帖,落款是“上清派太乙剑仙李疏狂弟子,萧麦”。

  落款“捕门萧麦”,大理寺十有八九不会搭理一个见习捕手;但落了师父的款,很快便有寺士热情地出门迎接,将萧麦引至客房。

  此时,客房中已有人在等候。

  “萧少侠,鄙人大理寺丞,郑俨。”郑俨身穿大理寺的青色官服,腹部微微隆起,身材像一只敦厚的大熊猫,笑容也是憨态可掬。

  然而身为大理寺的断案高手,郑俨眸中的机锋是藏不住的,也没必要藏,毕竟萧麦双目失明,以布蒙眼。

  他仔细打量萧麦,像是要洞察萧麦身为盲者,行动却如常人的真相。

  最后真相虽未查见,但郑俨从萧迈身上,察觉到一抹极为不凡的气息,令他本能地想要肃然起敬:“久闻剑仙弟子英雄出少年,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萧麦拱手作揖,然后直奔主题:“寺丞过奖,在下今日前来,是为打听鬼头崖命案的进程。”

  “呃——”郑俨面色一变,勉强笑问道,“李剑仙有意过问此案?”

  “鬼头崖下的尸首,是我发现的;马市市正,也是我亲手抓回来的。师父很支持我。”

  萧麦玩了一个文字游戏,调查鬼头崖案,与李疏狂的支持,是基本不相干的两件事,但他放在一起说,就给了郑俨一个错误的暗示。

  郑俨疑惑不定:“李剑仙一向闲云野鹤,超然世外,居然也会关心朝堂之事?”

  萧麦没工夫跟郑俨解释:“请郑寺丞将案子的进程告知在下,以后若有用得着的地方,在下定会在力所能及之内尽力相助。”

  “哈哈,萧少侠言重了。大理寺审结的案子,本来就不是机密,透露出去也无妨。”

  “审结?”萧麦捕捉到了关键词。

  “对,鬼头崖的案子,已经审结了。”

  萧麦的语气顿时失去瓶颈:“这也太快了吧!在下身为关键证人,还没出庭就判了?”

  无论古今,重大案件的审理,都是旷日持久的。大理寺在此案中表现得这般雷厉风行,萧麦几乎可以确定,里面一定有鬼。

  “大理寺找过少侠,可少侠临时外出公干,只能作罢。”

  “公干——”

  刹那间,一道灵光映入识海,澄清了萧麦心中的许多疑团。

  魔光案初期,萧麦就意识到,此案牵扯不浅,一直想着活捉案犯白枫。

  可是,白枫的反抗过于激烈,实在没有活捉的条件,只能当场击杀。

  所以萧麦不知道白枫的作案动机,以及幕后之人的真正计划。

  直到现在,他心里才有了判断:“我在的时候,案子一直拖着,我前脚刚走,后脚就移交、审理、判决一条龙了?幕后之人,分明是在玩儿调虎离山!”

  猜出真相的萧麦,平复了一下思绪:“什么时候判的?”

  “就在昨日。”

  “怎么判的。”

  “流放三千里,刑期十年。”

  “流放!”萧麦再次忍不住抬升音调。

  朝廷制定的官方刑罚,一共有五种:笞、杖、徒、流、死,号为“五刑”。理论上,排名越靠前,刑罚越轻;反之越重。

  流刑,即流放,理论上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

  但注意,这是理论上。

  实际运作中,流刑的可操作空间最大,下限低得比死都难受,上限高得跟出门旅游差不多。

  “不对!现在不是计较执行的时候。”萧麦猛地意识到。

  当务之急,是搞清楚,案子为何会这样判。萧麦从根源问起:“此案是由何人审理的?”

  “此等重案,朝野上下都十分关注,乃是由大理寺卿亲自主持审理结案。”

  “神断,断破天——”

  萧麦呢喃道,之前听副指挥说,断破天是个不留情面的铁血判官,且倾向于“轻罪重罚”,他还感到欣喜,想着凶犯必能得到应有的惩处。

  可面对现在这个结果,难道断破天是徒有虚名吗?

  萧麦继续问道:“这个判决,是不是有些太轻了?害死那么多条人命,结果只判了一个流刑?”

  “哎,话不能这么说。”郑俨赶紧摆手,好似萧麦说了不得了的话,“给人定罪的话是要讲凭据的!鬼头崖的确死了很多人,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说,凶手就是马市市正啊。”

  “没证据?”萧麦直接给气笑了,“现场发现了那么多物证,翔实到不能再翔实。我无法理解,大理寺为何会认为没证据!”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