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犹太医生新密码

  铁手张的血,浸透了油纸包。

  刘铁柱死死按住他的伤口,可血还是从指缝里往外涌。

  "撑住,老周去找担架了!"刘铁柱声音发颤。

  铁手张摇摇头,独眼里闪着最后的光:"哈尔滨...中央大街...亚伯拉罕诊所..."

  话没说完,头就歪了下去。

  小六红着眼掰开铁手张紧握的手,掌心里是枚生锈的钥匙,上面刻着37。

  爆炸后的天池,一片狼藉。

  老周带着队员赶来时,马三刀的人已经死伤大半。

  刘铁柱把铁手张的遗体交给老姜:"送回根据地厚葬。"

  油纸包里是张残缺的蓝图,标注着哈尔滨地下排水系统的某个节点。

  刘铁柱盯着那个红圈看了半天,突然想起铁手张曾经提过,关东军把哈尔滨地下改造成了巨型要塞。

  "去哈尔滨。"刘铁柱收起地图,"但要先甩掉尾巴。"

  他们故意往反方向走了一天,在辉南县城分开行动。

  老周带着铁手张的遗物吸引追兵,刘铁柱和小六化装成药材商人,搭上了去哈尔滨的货运列车。

  火车经过长春时,上来几个国民党稽查员。

  小六紧张地摸着藏在药材包里的手枪,刘铁柱却注意到稽查员袖口的油渍,这些人连制服都是临时换的。

  "假货。"刘铁柱用脚尖碰了碰小六,"可能是马三刀的余党。"

  车到德惠站,两人提前跳车。

  徒步走了半夜,在松花江边雇到条渔船。

  船老大听说他们要去哈尔滨,咧嘴笑了:"现在进城可不容易,国军查得严。"

  刘铁柱递过去两块银元:"有近路吗?"

  "走下水道。"船老大压低声音,"日本鬼子修的,能直接通到中央大街底下。"

  天亮前,渔船悄悄靠岸。

  船老大带他们来到江堤上的检修井,井盖上的编号正是37!

  "三年前,有伙日本人从这里运过东西。"船老大比划着,"大铁箱子,四个人才抬得动。"

  井下是条两米高的混凝土隧道。

  小六点亮气死风灯,灯光照出墙壁上的日文标记:"往左是净水厂,往右通市中心。"

  向右走了约莫半小时,前方出现岔路。

  刘铁柱对照蓝图,选了标着"特别通道"的那条。

  通道尽头是扇铁门,37号钥匙正好能打开。

  门后是间配电室,墙上挂着哈尔滨地下管网全图。

  小六突然倒吸凉气:"这哪是排水系统,分明是军事基地。"

  图纸显示,整个哈尔滨地下被挖成了三层。

  最下层甚至标着"列车站",关东军秘密修建了可以直通边境的地下铁路。

  配电室柜子里,找到两套日式工装。

  换上后大摇大摆走到地面出口,掀开井盖,刺眼的阳光照下来,中央大街的路牌就在头顶。

  亚伯拉罕诊所,是栋俄式小楼。

  推门进去时,穿白大褂的犹太老人,正在给病人包扎。

  看到钥匙,他眼镜后的蓝眼睛闪了闪:"跟我来。"

  地下室堆满医疗器材。

  老医生从暗格里取出个铁盒:"张先生,三年前就托我保管这个。"

  盒子里是把银行保险柜钥匙,和半张德文报纸。

  报纸上用红笔圈着则广告:"寻哈尔滨老唱片,高价收购,联系人,约瑟夫。"

  "马迭尔宾馆的钢琴师。"老医生递来纸条,"他等你们很久了。"

  刚出诊所,街对面茶馆里就站起两个穿中山装的人。

  小六低声咒骂:"特务。"

  刘铁柱拉着小六拐进巷子,后面脚步声越来越近。

  情急之下踹开家裁缝铺后门,迎面撞上个烫头发的女人,竟是抗联时期的女军医林秀。

  "后面。"林秀反应极快,抓起熨斗砸向追兵。

  趁特务躲闪时,她拉开地板暗门:"下去。"

  地下室里堆满药品。

  林秀简单说了这两年的经历,她在道外区开了家诊所,暗中救治受伤的同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