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孔曰成仁!落魄书生至!

易子而食,太多的尸横遍野!

  难民聚集之地,往往意味着混乱、肮脏、疾病和为了抢夺一点食物而爆发的血腥冲突!

  可这里……

  秩序井然!生机勃勃!

  虽然贫瘠,却充满了希望!

  这简直是……乱世中的一方净土!

  “此地……当真有神只庇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孔德才心中第一次对那位“墨家游侠”口中的“莫爷”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他本是圣人门徒,信奉“敬鬼神而远之”,对于各地淫祀邪神向来是嗤之以鼻的。

  在他看来,所谓神只,要么是古之圣贤英烈死后受百姓供奉,要么就是些精怪依托香火显灵,惑乱人心。

  真正能庇护一方,造福百姓的,少之又少。

  可眼前这景象……

  若非有大德行、大能力者坐镇,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上千流民整合得如此井井有条?

  难道……此地的“莫爷”,竟是一位……正神?

  怀着满腹的疑问和震惊,孔德才跟着石头,来到了新居住区的中心广场。

  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石像。

  当孔德才的目光落在那石像上时,心中却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莫名的……敬畏感。

  仿佛那不是一尊冰冷的石头,而是一位真正拥有浩瀚威严的存在,正平静地注视着这片土地。

  石像前,有袅袅的香火升腾。

  不少忙碌的村民和难民路过时,都会停下脚步,对着石像恭敬地拜上一拜,眼神中充满了虔诚和感激。

  “这位……便是莫爷的神像。”石头指着石像,语气中带着发自内心的崇敬。

  孔德才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

  他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秩序和希望,似乎都源于这尊神像。

  就在这时,广场旁边那片空地上,孩子们的喧闹声吸引了孔德才的注意。

  他转头望去,只见上百个衣衫破旧的孩子,正在追逐打闹,尘土飞扬,吵闹不堪。

  孔德才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有教无类……唉,可惜了……”

  他看出了这些孩子身上的野性,但也看到了他们眼中尚未泯灭的灵光。

  若是能加以引导,好好教导,将来未必不能成为栋梁之材。

  可在这乱世之中,谁又有心思和能力去教导他们呢?

  似乎是看出了孔德才的心思,石头瓮声瓮气地开口道:“莫爷说了,孩子们不能就这么野下去。”

  “正想请一位先生,来教导他们认字、懂道理。”

  “墨师傅说您是儒家大才,学问高深。不知先生……可愿屈就?”

  石头的语气很诚恳,甚至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期盼。

  这倒是让孔德才有些意外。

  一个……野神?竟然会主动要求请老师来教化领地内的孩童?

  而且,看这壮汉的态度,似乎对“老师”这个身份,颇为敬重?

  孔德才沉默了。

  他的心中,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接受?

  留在一个被“野神”统治的地方,给一群泥腿子难民的孩子当老师?

  这似乎……有辱斯文?传出去怕是要被同行笑掉大牙?

  可是……不接受?

  他又能去哪里?

  天下之大,何处是安身之所?

  难道要眼睁睁看着自己毕生所学,随着这乱世一同埋葬?

  看着那些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

  看着这片虽然简陋、却充满生机和秩序的土地……

  想起那位“莫爷”展现出的仁德和能力……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孔德才喃喃自语,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如今国破家亡,天下已无“达”之可能。

  但在这小小的山沟里,或许……还能勉力“独善其身”,并尝试着……传道授业,为这乱世保留一丝文明的火种?

  想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对着石头,郑重地躬身一揖:

  “承蒙莫爷不弃,孔德才愿留下,尽绵薄之力,传道授业,教化蒙童。”

  石头见状大喜:“太好了!先生!俺这就去安排住处!”

  神像之中,韩莫也是心中一喜。

&emsp

上一页下一页